在醫學界,壓力性損傷(Pressure Injury)係指由於持續嘅壓力或剪力作用於皮膚同軟組織,導致局部組織缺血、壞死嘅損傷。呢種情況多見於長期臥床或行動不便嘅患者。

 

名稱嘅歷史演變

過去,醫學界常用壓瘡褥瘡(Pressure Ulcer、Bedsore)嚟形容呢種因壓力引起嘅皮膚損傷。然而,呢啲術語可能未能全面反映損傷嘅多樣性,特別係當損傷發生喺皮膚完整但下方組織受損嘅情況。

事實上,褥瘡 Decubitus ulcer(  呢個詞源自拉丁文「decumbere」,意思係「瞓低」。喺19世紀,南丁格爾(Florence Nightingale)曾經講過:「如果病人有褥瘡,呢唔係疾病嘅問題,而係護理嘅問題。」呢句話反映咗當時對褥瘡嘅關注同護理嘅重要性。

點解採用「壓力性損傷」呢個詞?

近年嚟,醫學界傾向使用壓力性損傷呢個術語,原因包括:

  • 涵蓋範圍更廣:​呢個詞唔單止包括皮膚表面嘅潰瘍,仲涵蓋深層組織嘅損傷

  • 強調預防:​使用「損傷」呢個詞提醒醫護人員關注早期預防同干預,而唔係淨係治療已形成嘅潰瘍。

  • 與國際標準接軌美國壓力性損傷諮詢小組(National Pressure injury Advisory Panel, NPIAP)等專業組織推薦使用呢個術語,以統一全球醫學界嘅用語。

結論

語言嘅演變反映咗醫學認識嘅深化。採用壓力性損傷呢個詞,有助於更準確地描述病理過程,並促進全球醫學界喺預防同治療方面嘅交流同合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