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痂的形成、特徵與治療指南

什麼是焦痂?

焦痂是在傷口中存在壞死組織時形成的一種病理組織,常見於某些類型的慢性傷口及燒傷。雖然在某些情況下,焦痂可能作為傷口的天然屏障提供保護,但它通常會嚴重阻礙癒合過程。

焦痂通常呈深棕色或黑色,是傷口床中的失活組織。其質地通常為乾燥且堅硬,但在某些情況下,例如組織感染時,可能呈現濕軟或有波動感。

焦痂的常見類型與特徵

  • 乾燥的焦痂:通常穩定且不伴隨感染跡象,可作為保護屏障。
  • 濕軟的焦痂:常見於組織感染,表現為鬆軟潮濕或有波動感,常見於壓力性損傷與動脈性潰瘍。

焦痂與痂(Eschar vs. Scabs)

區分焦痂與結痂對於傷口的準確評估至關重要:

  • 痂(Scab):由乾燥的血液、細胞與血清組成,通常覆蓋於癒合中的傷口表面。如果小心移除,痂下通常是健康的上皮組織。
  • 焦痂(Eschar):由壞死組織形成,常見於灌注不良的傷口。去除焦痂需謹慎,特別是在乾燥且穩定的情況下。

焦痂形成的原因

  • 壓瘡(壓力性損傷) :常見於第3期及第4期壓力性損傷,由長時間壓力導致皮膚灌注不良引起。
  • 動脈性潰瘍:由於動脈血流不良,焦痂常見於腳趾或踝關節等遠端部位。
  • 全層燒傷:由於組織破壞的程度,燒傷創面通常形成焦痂,需由專門團隊治療。

其他高危因素包括活動受限、吸菸、營養狀況差及糖尿病。

焦痂的治療方案

  • 穩定的乾燥焦痂
    • 如果焦痂乾燥、穩定且周圍無感染跡象,應保持其完整以保護傷口。
    • 邊緣抬起的組織可由傷口護士用無菌刀具修剪。
  • 濕軟的焦痂
    • 若焦痂滲出或呈濕軟狀態,伴隨感染跡象(異味、周圍發紅),應去除壞死組織。
    • 去除方法包括:
      • 自溶清創:使用濕性敷料促進組織自溶。
      • 機械清創:使用醫用工具清除組織。
      • 酵素清創:使用特定酵素分解壞死組織。
      • 銳器清創:由專業人員進行手術清除。
  • 全層燒傷焦痂
    • 常需手術切痂治療,由燒傷團隊或整形外科醫生完成。

預防焦痂的形成

  • 壓力緩解:定期更換體位,使用減壓支撐面。
  • 營養管理: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,促進組織修復。
  • 補水:保持身體水分平衡,改善血液循環。
  • 血運重建:必要時進行外科手術恢復局部血流。
  • 戒煙:改善全身血液循環,促進癒合。
  • 糖尿病管理:控制血糖水平,防止傷口惡化。